孙中山《建国方略》与“大上海计划”的实施

2021-10-22

孙中山《建国方略》与“大上海计划”的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21.jpg

图|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他的许多人生转折点均始于上海。他曾27次到过上海,从酝酿上书李鸿章,到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从撰写《建国方略》,到商讨国共第一次合作,都与上海息息相关。

“上海现在虽已成为全中国最大之商港,而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孙中山先生在1922年《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海畸形发展的危害,并给出了华界大致的发展纲要。1927年7月7日,上海被国民政府确定为特别市。同年11月,特别市政府专门成立设计委员会,集中一批专家研究上海的城市建设问题。1929年7月,第123次市政府会议正式划定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的地区为新的上海市中心区域,1930年12月公布的《建设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和在此前后通过的《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图》《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图》等一批计划,构成了“大上海计划”的雏形。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对城市开发和建设作出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大型蓝图。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17.jpg

图|1929年“大上海计划”杨浦规划图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14.jpg

图|“大上海计划”市中心区域鸟瞰图

1930年11月,按计划筑成了以特别市府大楼(现为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为中心的蛛网型道路,并先后建造了市体育场(现为江湾体育场)、市博物馆(现为长海医院影像楼)、市图书馆(现为杨浦区图书馆)、市立医院(今长海医院内)、市卫生试验所(现为长海医院职工用房)、中国航天协会飞机楼(今长海医院内)等建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实施七年的“大上海计划”被迫中止。目前“大上海计划”主要建筑基本保存,以“国”“民”“政”“府”为经纬路标的道路格局依旧。所有的这些历史遗址遗迹,都成了杨浦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09.jpg

图|旧上海市图书馆(现为杨浦区图书馆)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旧上海市政府曾于1933年在特别市府大楼(现为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北广场树立了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1937年11月淞沪抗战中后期,市政府大楼被日军侵占,孙中山铜像被日军推倒,铜像碎片后又盗运去日本,仅留存部分台基。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05.jpg

图|重建后的孙中山铜像

为缅怀革命先辈,团结海内外中华同胞,深入发掘、保护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2009年4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商定重建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张海平教授负责制作。重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高3.2米,花岗岩基座高3.6米,铜像整体还包括12件0.8米宽的铜鼎,位于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内)。铜像重建工程共花费约126万元,其中70万元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重建后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成为上海市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场所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微信图片_20211022110902.jpg

图|孙中山铜像

江湾-五角场作为“江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体现出一代代上海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奋斗与开创精神。“大上海计划”留下的不止是历史遗憾,更多的是孙中山先生对后人的殷切希望和无限激励,是革命先烈对后人奋发强国复兴的伟大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