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胜利 ——解放上海纪闻之六
王国忠
在上海全境解放的两天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淞沪警备司令部成立,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郭化若任政治委员。自1949年6月起,解放军向浦东地区派遣了武工队,指导当地成立不久的基层政权组织,向敌特与反革命分子宣传投降事宜,并收缴他们的武器。7月中旬后,由27辆轻装甲车组成的解放军大部队在其警备区域内对残余抵抗分子进行打击,取得了不俗的战绩,70多名的敌特和一大批武装人员,以及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被歼灭。在6至10月期间,市公安局和解放军逮捕了1名敌特头目及其手下的200余人。共有887名土匪被肃清,51名投降,缴获了大量枪支武器。至10月底,武工队粉碎了浦东的“淞沪中央反共救国军”和“东海纵队”,为日后建立城市新秩序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按照军管会计划,上海将“以多样而灵活的方式对这一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而且是世界上伟大而庄严的事件,表示狂欢,并显示上海人民对保卫世界和平的壮伟力量”。因此决定:(一)自十月一日至十日为庆祝狂欢周,全市悬灯结彩,歌唱舞蹈狂欢庆祝。除在狂欢周中选择一日,集中开会示威外,其余各日均按系统、按地区在各街头角落并选择一中心地点,在全区以各种方式有准备、有组织地经常举行庆祝狂欢,各地区中心节目完毕后,并向中心区游行庆祝。上海军民本拟在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开国与保卫世界和平运动示威大游行,但天公不作美,连续一周的风雨,影响了这一庆祝活动。10月2日,虽曾在大雨中举行象征性的集会,各单位、各团体亦曾自发地冒雨进行示威游行,但这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乃决定在10月8日举行百万人的庆祝暨示威大游行。
到了10月8日这一天,久违的阳光露出了地平线。同济大学师生个个喜笑颜开,等待了七八天的伟大日子终于来临。各教室内挤满人,同学们以集体创造的精神,突击生产的态度来完成准备工作。午饭过后,教职员工已经乘车出发,十二时许工学院的队伍开始集合,虽然有几架美蒋飞机在空中盘旋,同学们毫不畏惧,在操场上动都没有动。有的同学高声喊:“炸好了!谁怕你!”过了一会儿,飞机便向下海庙方向飞去。快到一时,门口传来消息,理学院的队伍已经来了,于是大家开始出发。队伍先导是国旗、校旗,然后是斯大林、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紧接着是二年级同学和工友会合组的数十人的化妆大秧歌队,后面是五年级的同学,全部着白衬衫、黄长裤,头上一顶红帽子,帽沿上是绿缨子,每人手执团扇一把,上书大字,可以组合成各种口号,队伍的步伐非常整齐,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再后面是三年级同学,也全部是白衬衫、黄裤子,并戴着各种纸帽和假面具。二年级的同学全部戴假面具,化妆成蒋、宋、孔、陈和美帝。四年级的队伍中有化妆秧歌及草龙、牛灯,一年级队伍中有马车,上有一个化妆的“和平女神”。理学院的队伍中有化妆秧歌队、红星队。浩浩荡荡七百人的队伍中满是火炬及灯笼,有成群的白鸽、军舰、坦克和大红星。
当队伍行进到离学校三百米处某地时,全体师生不由得想起一年多以前“一·二九”事件的情景。当时学校的游行队伍在此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五道防线、八千军警所包围。在国民党政府的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唆使下,他们用马队冲、马刀砍。不少学生倒在了马路上、田地里及水沟里,鲜血遍地。而二十个月后的今天,在大红旗的引导下,在这里出现了比以往更壮大的红色队伍,令大家感慨万分。
同济大学的队伍到了市区,两旁是围观市民们的热烈掌声,因为游行的队伍太多了,沪东区的队伍从上午八时走到下午五时还没走完,同济大学的师生便暂去休息,直到六时多才又开始出发。休息时,同学们坐下来唱歌,请中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表演腰鼓。行进到四川路时已经天黑了,但大家并未感到疲乏,恰恰相反,不停地唱歌、喊口号、扭秧歌,大家忘记了一切而沉醉其中。队伍缓慢地行进着,两旁的市民尽情地夹道欢呼,同学们个个是兴奋的笑容,有的同学还噙着泪花说:“这真是几百年一遇的动人场面”。
晚上11点的焰火燃放将游行推向了高潮。凌晨4点,随着文艺界人士和沪西、嵩山区的工人、民众走过跑马厅,漫长热闹的全市大游行在朦胧的天光中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