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多少仁人志士在这块土地上为了劳苦大众能过上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曾在沪东工作战斗过的刘少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足迹遍布于自来水厂、电厂、纺织厂、烟厂和工人宿舍。刘少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已成为杨浦人民的宝贵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杨浦人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刘少猷
刘少猷,原名平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有影响的地方领导人之一。他1902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7岁进私塾读书,15岁到位于昆明市的省立一中求学。由于他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是省立一中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较早的学生。1919年,当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时,刘少猷参加了“云南学生爱国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揭露军阀的卖国罪行。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刘少猷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迫切渴望到北京、上海求学,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2年5月,他从家乡彝良出发,历尽艰辛,长途跋涉,于7月中旬辗转到达北京。在北上途中,他将所见所闻记在《旅京日记》中,日记中他谴责了万恶军阀及傀儡政府“对内不能保民,对外不可筹抵制之方”的无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他深深地感叹道:“资本贵族制度不消亡,平民无再生之日矣!”。
到达北京后,刘少猷于1922年9月考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又转入马叙伦等教育界进步人士组建的北京国际语专门学校继续学习。五四运动后的北京各学校,政治思想异常活跃,刘少猷到北京后如饥似渴地学习、阅读各种进步书刊,参加党领导的各种活动,为宣传革命、唤起民众而奔走呼号。刘少猷与在北京的进步滇籍学生组成“云南革新社”,出版《铁花》周刊。他撰写了大量文章,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宗法制度、反旧礼教的爱国民主运动。192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誓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
1925年5月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成立,王若飞任书记,刘少猷为区委委员,领导开展了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斗争。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刘少猷受党中央和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派遣,到达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南京,参加南京地委工作,负责津浦铁路南段的工人运动,同时还根据党组织的指示,领导了南京地区的国民革命运动,任国民党(左派)南京市党部常务委员会执行委员,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刘少猷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领导恢复并重建党的组织。5月初,因形势险恶,最终暴露身份,刘少猷被迫撤离南京到上海。这时,整个上海还笼罩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之中。
△报纸报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为加强领导力量,进一步调整充实党的组织,新的江苏省委1927年6月决定由刘少猷担任沪东区委书记。刘少猷一到沪东,立即着手恢复和整顿党、团、工会组织和下级组织,在他的积极工作下,不久党支部恢复到16个,党员达305人。在他的领导下,沪东秘密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各自分工联系若干工厂,建立了秘密的联络(交通)网。
刘少猷在担任沪东区委书记的4个多月时间里,与区委委员们经常深入到沪东自来水厂、电厂、纺织厂、烟厂等寻找失去联系的党员,发展新的党员,恢复基层党组织,联系和发动广大党员及工人群众与敌人作斗争。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工友们宣传、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到底是什么样的政党?同时也为妇女同胞们上夜课,教她们识字读文,与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有一次他到怡和纱厂工人宿舍去给妇女上夜课,不料被巡捕房的暗探给盯上了,并马上报告了英国租界巡捕房,租界巡捕很快包围了这幢宿舍。眼看刘少猷就要被捕,情况危在旦夕,他急中生智,在纱厂女工的帮助掩护下,巧妙地将自己化妆成一名纱厂女工,混杂在众多妇女当中,逃过了一劫。
△杨树浦水厂旧貌
从1927年8月开始,到11月初,在短短几个月的工作中,中共沪东区委在刘少猷的领导下,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党员从247人增加到近500人,约占当时上海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党支部恢复到20多个。因此,沪东地区还被江苏省委称赞为C.P.(即共产党)的大本营。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沪东区的工作决议案
刘少猷在白色恐怖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1930年春,因云南省委的请求,中央决定调他再次回云南工作,担任了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在省委书记王德三赴滇南工作期间,由他主持省委的日常工作。在云南工作期间他还时常惦记沪东党组织的工作情况,为女工邮寄识字课本,并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给纱厂穷苦工人。
正当刘少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为革命事业拼搏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又开始了对云南共产党人的搜捕和残酷屠杀。1930年5月5日,在敌人的大搜捕中,刘少猷为保护省委的机密文件和安排有关同志转移时,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刘少猷把监狱当作新的特殊战场,表现出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概。他是狱中斗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安慰鼓励难友们要保持革命的气节,起草了狱中学习提纲30条,组织大家学习,并亲自讲解马列主义理论,传授自己在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他在狱中写信勉励妻子“对共产主义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为之奋斗到底”。刘少猷在给他的四弟的信中,还说:“我愿你刻苦努力的紧随着你亲爱的哥哥向真理的途程奔去……我们不见着真理的面目,我们的努力绝不应有已时。”
就这样刘少猷被关押了2个多月,由于刘少猷身为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长,掌握着党内许多重要机密和党员干部的情况,因此,敌人先对他施以高官厚禄的引诱,被他严词拒绝,见软的不行敌人就对他严刑拷打和刑讯逼供,面对敌人的残酷暴行,刘少猷义无反顾,宁死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敌人从他口里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最终,1930年7月26日,年仅28岁的刘少猷在狱中被敌人秘密杀害。他的牺牲,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和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一个革命者铁骨铮铮的顽强意志和革命气节。他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仰。
△刘少猷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