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凤鸣出定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上棉十七厂生产的龙头细布和上海第一羊毛衫厂生产的凤凰羊毛衫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响当当的大品牌,而让人值得自豪的是这两大企业都落户在杨浦的定海地区。其中上海第一羊毛衫厂位于平凉路2060号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羊毛衫厂,该厂的前身由46个小厂组建而成,原大丰织造厂厂长程季贤先生也身在其中。程老先生有着非常强的事业心和爱国情,他亲眼目睹了解放后的上海随着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人们在羊毛纱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新的追求。程季老家住淮海路,出于职业习惯,他在回家途中喜欢观察淮海路橱窗的变化。有一天,他在淮海中路国新百货商店看到一件英国产的羊绒衫,手感极佳,份量极轻,上面写着“Pure Chinese Cashmere”(纯中国羊绒),这让他非常奇怪,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这样的产品。程季老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搞出咱们自己的中国羊绒衫!于是他走访了许多毛纺厂,访问了很多同行、专家,终于在大秦毛纺厂找到了国产羊绒。原来该厂曾将分梳过的羊绒出口到美国波士顿,全国解放后还剩余一部分羊绒原料搁在仓库里,程老先生如获至宝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试验,终于在横机上织出了中国第一件羊绒衫,但落水后的羊绒衫缩绒率却非常大,笔者的父亲也曾买过一件试销品,保暖性虽然非常地好,但洗过之后却再也无法穿上去了。看来缩绒是羊绒衫的关键整理工艺,但当时我们却从来没有类似的缩绒机,于是程老先生收集了国际上各类型缩绒机的样本,根据其中缩绒原理,搞成了一台代用机器,经过改装试验终于成功了,羊绒衫缩得又紧又密。考虑到上海气候阴冷的特点,加上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程老先生将羊绒衫织得长一点、厚一点。这样第一件羊绒衫就变得又厚又软,大受欢迎,而且价格比当时英国货要便宜一半还不止,真可谓物美价廉,因此销路很旺。很快第一羊毛衫厂生产的羊绒衫不仅出口苏联,而且也打进了香港市场,为我们新中国争得了可贵的外汇。
后来我们国产的第一件羊绒衫被送到了莱比锡博览会,立即引起国际羊毛衫市场的震动。他们惊叹中国居然也能生产这么好的羊绒衫了,英国的“道生”公司更是吃惊不小,此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专家也专程到程老先生厂参观羊绒的生产全过程,对程老先生设计的工艺和生产流程惊叹不己。
1956年,解放日报、新闻日报上刊登了程老先生研发出中国第一件羊绒衫的事迹,新闻电影制片厂也赶来摄制了羊绒衫的生产过程,纺织局也来定制中央首长穿着的羊绒衫,全国各地也来人来函定购羊绒衫,一时间生产任务大增。1956年,程老先生荣幸地出席了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大会,于12月18日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这对程老先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程老先生在大会发言中表了决心:羊绒衫要赶超英国名牌“pringle”,同时要开发兔毛衫和驼毛衫。到1959年,程老先生第二次参加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大会,程老先生向大会汇报“这些愿望全部实现了!”也就是在这次会上,程老先生幸福地见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
羊绒衫赶超英国名牌“Pringle”,一直是程老先生的凤愿。程老先生在进出口公司的帮助下,选购了英国各种名牌的羊毛衫和羊绒衫数10件,一件件研究,一件件分析,明确赶超目标,制定赶超措施。赶超“Pringle”用过去自己制造的缩绒机使用效率太低,程老先生想可否先用洗衣机洗一下再缩绒,或许能提高质量?没想到竟然成功了,洗过的羊绒衫产生了一层轻薄柔软的毛茸,手感和外感都和"Pringle"一模一样。这一发现,为赶超英国“Pringle”奠定了基础。通过种种改进后生产出来的羊绒衫确实可以和英国名牌“Pringle”媲美了。中央礼品部看到样品后立即定制500件,作为送给外宾的珍贵礼物。刘少奇主席访问六国,也用程老先生们的羊绒衫作为国礼,陈毅同志随周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也穿了程老先生们的羊绒衫。可以说这是对程老先生们工作的最大鼓舞和安慰。程老先生是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老社员,曾经担任过两届区委委员,记得程老先生给笔者当面讲起过羊绒衫上的纽扣一开始用的是有机玻璃,这种纽扣一遇到熨斗熨烫就会氧化,程老先生多次试验,终于用贝壳纽扣加以取代,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每每提起此事,程老先生情不自禁感到由衷欣慰。
(作者:蒋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