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五角场

发布日期:2021-03-15

00ffd873c48173b1d40c42b240ad094f.jpg

大杨浦的一些地名,和数字特有关联,比如大柏树、小木桥、双阳路、三门路、四平路、五角场、六埭头、八埭头、万安路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当然是五角场(包括翔殷路、黄兴路、四平路、邯郸路、淞沪路5条路交会处四周一带,因5条路呈辐射状向五个方向伸展,犹如五只角,故得名),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也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老杨浦、老上海人的记忆,同时这里也是现在的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是杨浦区最繁华,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
这一带在清末原为阡陌纵横的农村田野,属上海县引翔乡二十三保六图、九图。境内分布有自然村,在今黄兴路东、翔殷路南一带有范家巷;在今邯郸路南,四平路北一带有庄家阁;在今四平路、黄兴路之间有小池家宅。浣沙浜、虬江分别横贯地境南北两旁。四周多为农田荒地,杂草丛生。1923年起陆续筑成淞沪路、翔殷路、翔殷西路(今邯郸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等5条交会道路。
1920年代复旦大学迁来此处。1930年代,上海市政府为了与租界竞争,在黄浦江下游方向开辟新区,修筑许多道路,这5条干道就是修筑于那时,形成交通枢纽。根据孙中山的《建国大纲》,1929年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通过“大上海计划”,将此处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抗战前已在五角场的东北方建成市政府、博物馆、图书馆等中国古典式建筑,和江湾体育场。抗战期间日本人继续经营,建成恒产株式会社(南京政治学院分院)等。此后主要发展为文教区,附近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分院,以及长海医院等。1990年代以后,5条干道交汇处附近陆续开设一批商店。
如今的杨浦五角场是上海市府确定的上海10大商业中心之一,和徐家汇、四川北路、淮海路、中山公园等商业中心齐名。现在的五角场已与“徐家汇繁华商业副中心”,“浦东花木高尚居住副中心”,“普陀真如交通枢纽副中心”并称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区”之一,能为上海居民提供现代化高端商业服务,是北上海旗舰型高端商业中心。五角场的发展较晚,但在整体规划上有着较高的起点,五角场并不是单一的大上海商业副中心,而是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相结合,形成校区、知识产业园区、现代生活区和商业区融为一体,相互呼应发展的综合模式化城市副中心。随着现代化商业设施、交通、大学、生态、的不断发展,五角场地区的整体优势已经凸显,未来的发展潜力必将超过徐家汇,成为上海新的“上只角”。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