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工人俱总部
1927年2月7日,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简称“英电”)电车工人俱乐部宣告成立。这是“英电”广大工人通过多次罢工斗争取得的胜利成果。
“英电”电车工人俱乐部设在榆林路延龄里(今榆林路157弄12、14号)两幢普通的二层石库门房子里。俱乐部内设有会议室、阅报室、聚议厅、活动室等,是“英电”工人的重要活动场所。《新闻报》发布“电车工人俱乐部”成立的新闻报道后,全市各工厂工人陆续前往参观、祝贺。
电车工人俱乐部成立后,上海总工会以纪念“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名义,在这里召开会议,讨论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的准备事宜。会议由上海总工会主席团主任汪寿华主持,到会者近百人。会议开始不久,就被一个包探发现,立即报告提篮桥巡捕房。不多时,大批巡捕包围了会场。参加会议的同志临危不乱,想方设法让领导同志先走。大家解下围巾,结成一条绳索,从亭子间悬吊下去。为掩护撤退,还把室内的锣鼓敲打起来,转移巡捕的视线。上总主席团成员汪寿华、龙大道、郑复他和中共杨树浦部委书记张叔平等安全脱险。大批巡捕冲进会场后,将未来得及撤走的人员抓走,押送到提篮桥巡捕房。
张叔平等脱险后立即与各方联系,要各单位出面保释。上海总工会也通过上海总商会出面向租界当局进行交涉。沪东许多工厂的工人纷纷包围巡捕房要求放人。数百名邮电工人也骑自行车来提篮桥示威。人众势盛,且有各方营救,当晚,提篮桥巡捕房被迫将全部被捕人员陆陆续续地释放出来。
电车工人俱乐部是“英电”工人罢工斗争的指挥部,也是武装纠察队的秘密训练处。中共杨树浦部委委员苏爱吾常来此向“英电”工人纠察队员讲授军事课,教工人掌握枪支的使用方法。通过秘密训练,“英电”工人武装纠察队能熟练地使用手中武器,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1929年5月初,租界当局借口封闭了电车工人俱乐部。5月8日,电车工人俱乐部发表《为工人团结问题告电车工友书?,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并在许昌路三益里设立办事处继续开展活动。1930年4月29日,巡捕房以电车工人俱乐部有越轨行动为由,到三益里进行搜查。尔后,电车工人俱乐部发动的“英电”工人罢工失败,党组织遭到破坏,“英电”电车工人俱乐部也被迫停止活动。
出处:《杨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