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台双水内冷机组在这里投产

发布日期:2021-04-23

 

国产第一台双水内冷机组在这里投产

上海闸北发电厂

(原闸北水电公司发电厂)

一、概况

  上海闸北发电厂地处军工路4000号,东沿黄浦江,占地21.76万平方米。1990年,发电设备容量47.06万千瓦,全厂有锅炉15台,机组13台,职工2277人,发电量13.01亿千瓦时,供电煤耗率449/千瓦时。全年烧油34万余吨,约占全市电厂耗油量的23%。

二、历史沿革

  上海闸北发电厂的前身是闸北水电公司,创建于191110月,1924年初,经过招标,在黄浦江滩涂边造就电厂(即现地),安装21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2号机,1500千瓦厂用机和325吨/时锅炉123号炉,汽压3.82兆帕,汽温425,是当时上海各电厂中最高的参数,总造价51万美元。分别由建兴打桩公司和洽兴营造厂打桩和建造,费用32.7万元。19282月,在宝山县殷行乡剪淞桥黄浦江边购地37亩(24420平方米)作为厂址。同年9月开工,19307月竣工,1224向外供电。1938年,公司被日军占领,改名“华中水电公司北部分公司”。19459月,公司发还经营。195311,闸北水电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9101,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原永安纱厂)3台机组总容量为1.66万千瓦的发电车间,划归闸北发电厂,改称吴淞发电所。195611,公私合营闸北水电公司结束,其发电厂改为国营企业,定名为“上海电业管理局闸北发电厂”。1959年,改称“上海闸北发电厂”。

三、企业生产

  19301224向外供电,因锅炉容量不足,发电最高负荷仅为1.05万千瓦。1931年发电0.44亿千瓦时,发电煤耗率935/千瓦时,厂用电率11.5%。1932229,出厂线路在一·二八事变中遭日军炮轰毁坏,停止发电,到825才恢复运行。19321936年,逐步添置锅炉和发电机等设备,至193612月,全厂拥有汽轮发电机组4台,锅炉7台,发电设备容量3.45万千瓦,成为上海民营电气事业中发展最快,容量最大的电厂,发电0.96亿千瓦时。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营业衰落,公司无法维持,大部分人员一度被遣散。1938年,3号机遭炮击损坏,1941年修复。在日军占领期间,设备严重超负荷运行。19459月,电厂设备严重损坏,无法发电。

  1950年,12号机修复运回,分别于年底和翌年投运。1951年,发电1.37亿千瓦时,供电煤耗率672/千瓦时。

  19531126,成立“扩建工程筹建处”,建造12.2万千瓦5号机组和增添150吨/时7号锅炉,于195639投运,容量增加到5.65万千瓦,电力生产纳入了国家电力企业管理轨道。19588月,进行一期扩建工程,其中建造的水泵房是当时全市最大的沉井工程。1960年底,全厂发电设备容量达到17.91万千瓦,年发电量9.59亿千瓦时。

  第二期扩建工程于195912月上海电力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翌年,完成施工设计,1960年底,完成基础施工。196461410号发电机投运。196510月,换装国产第一台10万千瓦双水内冷机组,于19663月竣工,412投运。14号锅炉由原固态排渣粉煤炉改为液态排渣炉,9月安装完毕,1021点火,1119投运。至1972年,全厂锅炉改成烧油。1973515开始第三期扩建工程。1976年,发电量29.76亿千瓦时,设备利用小时6406小时,供电煤耗率464/千瓦时。